产品目录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详细内容
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
点击次数:1779 更新时间:2013-03-29

    相关数据显示,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新增能耗6000万吨标准煤,新增建筑用地1000多平方公里,新增钢材、水泥、砖木等建材总量6亿吨。
    “我国正在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将给建筑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建筑业也要*改变之前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副厅长樊剑平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专访时表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建设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是新形势下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中国住房:目前各地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工作上与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你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樊剑平:我国绿色建筑还在初级发展阶段,在诸多配套条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存在一些问题不可避免。目前,主要有4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紧解决。
    首先是建筑节能实用技术研究仍然滞后,一些地方建筑节能效果与建筑质量安全还未能实现有效统一,普遍看好的墙体自保温体系研究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次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不足,推动难度较大;再其次是建筑节能监管队伍仍较薄弱,监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zui后是建筑节能工作存在地区不平衡的问题,少数地方建筑节能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住房:地方在推动绿色建筑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樊剑平:一要坚持质量*,集约。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必须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在保证建筑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应用各种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不断提升建筑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绿色建筑必须根据地域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较大的实际,充分利用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科学编制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三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必须依据各项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标准,增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绿色建筑管理水平。
    中国住房:在上述几大原则的基础上,地方政府的引导和市场推动如何紧密结合?
    樊剑平:一是要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营造绿色建筑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宣传不断强化绿色建筑“健康、节能”概念,引导全社会形成以居住在绿色建筑之中为荣的意识,进而调动企业积极投身绿色建筑发展的事业中,充分发挥市场各方参与主体投身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性。
    二是要强化标准,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应加强相关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导则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三是要严格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专项督查,严肃查处违规建设高耗能建筑、建筑材料不达标等行为。
    中国住房:节地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指标之一,你认为有哪些途径能实现建筑的集约用地?
    樊剑平:首先是完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深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市)总体规划,引导紧凑型城市布局,控制城镇空间发展边界,促进城市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等就近配套,减轻城市交通负荷。
    其次是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结合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研究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在符合人防、消防等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zui后是积极推进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应倡导建设城市地面基础设施公用走廊,加强城市新区各类管线布局和建设的综合协调,鼓励建设集约式立体停车库。

分享到:

加入收藏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