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夏凉阳光房太阳能应用新领域
点击次数:2667 更新时间:2013-05-28
屋顶可以发电,其产生的能量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烹饪、供暖、热水、桑拿等对热能的需求,而且多余的电还能存储到蓄电池里……。不久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住宅产业博览会”上,*款“智能阳光瓦”和太阳能热源吸收制冷技术的“人居舒适系统”等多项发明技术为核心的,现场搭建而成的可实时运行的新能源自给自足的“冬暖夏凉阳光房”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这座小屋的奥妙在于屋顶的‘智能阳光瓦’”这些“瓦片”是由光伏电池和光热红外集热材料构成的瓦片、智能芯片等组成,在对阳光进行光电转换的同时进行光热转换。如果一幢房子采用这种“智能阳光瓦”做屋顶,只要接入水源,其它功率能源*可以自给自足。屋顶发电可供各种家电和照明使用,屋顶光热转换则可以支撑空调、地暖、冰库等系统,还可以直接输出饱和蒸汽蒸小笼包、洗桑拿等。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整合了太阳能、绿色建材、空调行业、物联网等技术的智能人居舒适系统。
由于转换效率高于传统组件,采用这种“智能阳光瓦”发的电能除了房屋自给自足外,还有富余的电能可以储存进蓄电池,也可以把多余的电直接并网卖给国家,为房屋屋主*产生收益。据了解,这套“智能阳光瓦人居舒适系统”已申请,被业界称为*款“智能阳光瓦”。
我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利用太阳能,90年代进入推广应用阶段。一般采用直接受益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蓄热屋顶池式对流环式等方式。但由于太阳能能源总量利用率很低,应用技术还需完善,因此太阳能推广应用步伐比较缓慢。而“智能阳光瓦”的关键技术是在很好摄取太阳能用来发电的同时,还摄取了730nm-1350nm波段的太阳能的红外热能用来集热制热,输出的电热双能效能量是光伏发电能量的3.5倍以上。这一创举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使用效率,拓宽了太阳能应用领域,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据了解,由于在“智能阳光瓦”内置智能芯片,其运行状况包括发电量、电流、电压、照明时间等信息都能在线实时获取,从而实现了网络远程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除此之外,“智能阳光瓦”还具有自动除尘、除雪、除霜、长效虫鼠驱避、瓦面自清洁等多项功能,真可为“瓦片虽小,功能俱全”。
热源制冷系统是通过“智能阳光瓦”产生的饱和蒸汽驱动热源制冷机组,完成制冷过程,以满足人们夏季制冷制冰的需求。此工艺具有无需压缩机,无需氟利昂,制冷效率高、降温速度快等特点,系统处于无机械运转的静态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该项热源制冷技术和产品,从基础应用理论和设计上*冷机领域热源制冷、深冷和制冰技术的空白。
据统计,中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25%以上,而在建筑能耗中,其中空调能耗占到5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常规能源的短缺、环境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使开发利用太阳能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决策。“冬暖夏凉阳光房”,突破了太阳能开发利用和应用产业链中的技术瓶颈,并结合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成为光热光电建筑一体化的屋面材料,在新能源科技和绿色建材领域中取得了重大应用成果。该项目的推广应用显然符合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
据介绍,“冬暖夏凉阳光房”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所的不同需求,任意组装成为固定式、移动式、独立式、连排式等多种形式。广泛用于有照明、制冷、供热需求的临时建筑体,以及严重缺电地区的建筑物。向一些偏远地区推广的可行性更高,比如,海岛边疆、沙漠草原、野外作业等地,这些地方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以实现建筑物自身能源需求,*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