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猛,尤其是去年5月份*和*联合发布167号文及今年年初*1号文出台以后,绿色建筑的推行已上升到了国家zui高层级,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巨大的机遇。那么,绿色建材企业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寻求新的发展呢?作为上海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基地的顾问,对绿色建材发展,我有以下四点建议。
产业提升 标准先行
绿色建材企业需要加强对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的学习,寻找与绿色建筑标准规范中的契合点和紧密度,甚至参与到相关标准的编制中。
同时,在绿色建材产品推广中,我们的企业可以参考、借鉴国外经验。国外的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早,市场化程度也较高,其中很多建材企业都会将自己的产品应用到绿色建筑中。例如,大多企业会将LEED体系的得分点列入宣传材料中,这个做法值得学习。目前,上海的一些接触绿色建筑项目的企业已经在积极参与,如名成企业、拜耳材料等。
加强研究 数据说话
绿色建材企业需要对产品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效果加强实效研究。无论销售的是什么类型的产品,企业除了模拟计算外,一定要把产品对于绿色建筑中的贡献细化、量化,数据越,开发绿色建筑的业主决策也越清晰。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速度较快,这*地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实际效果不明显。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注重实际效果,保证绿色建筑质量。4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副部长仇保兴也强调了要加强管理,全面提升绿色建筑质量。绿色建材产品所达到了的绿色效果,是企业急需完善的部分。
至于具体的操作方式,我认为可以和高等院校或者科研机构合作,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成立研发中心,或由第三方检测提供等。
产业聚集 规模效应
绿色建材需产业化发展,并且越来越多的地区可以通过产业聚集区、示范区或产业园区的形式进行产业化发展,这样在培育企业的同时,也产生了规模化效应。而绿色建筑涉及到的专业面涵盖整个建筑领域,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强弱电、景观、内装等,这就需要较多类型的绿色建材产品。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便有利于设计单位的选择,也有利用技术发展与进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供而廉价的产品。
*别的常州武进绿色建筑产业聚集示范区于2011年成立,地方级别的上海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基地(暨*绿色建筑技术专项孵化器)也于2012年成立。此外还有各个地区都在建立的科技园、环保产业园等。这种产业聚集的发展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所认可并支持。
政府扶持 市场运作
虽然政府已对绿色建筑项目提供了较多的扶持,但对于绿色建材企业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出台。而另一方面*绿色建筑技术孵化器的成立,明确提出对于绿色建材企业要进行创业扶持、孵化服务、房租优惠等政策,鼓励绿色建材企业入驻等。当然政府的扶持对于绿色建材企业很重要,企业的市场运营也*。例如绿色建筑技术孵化器会定期组织绿色建筑沙龙活动、绿色建筑展会联合参展、绿色建筑项目实例参观等活动。通过加强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实现各方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