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趋于可持续 降低内含能耗
点击次数:1485 更新时间:2013-09-24
建成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成为巴黎的一道风景和地标,也成为是世界建筑*的技术杰作。而位于中东地区的迪拜,也因为它的一栋栋摩天大楼受人膜拜。当建筑成为城市的地标,猎奇求新自然随之而来。近几年来,从北京央视大楼的“大裤衩”,到苏州东方之门的“秋裤”,这些饱受争议的高楼背后,究竟为什么会存在?现代建筑的潮流趋势又是如何?
目前主流的建筑理念,自经济危机2008年至今的五年中,其趋势是倾向保守。这种保守并非是指外形上的,而是指在设计上会以更负责任的态度,建筑本身更具有实用性,并且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审慎对待超高层
建超高层,只有当一个城市达到一定的人口密度时才有意义。对我国而言,建超高层可以解决城市密度问题,但是否每个城市都要有超高层,这是有疑问的。由于人口密度大,在设计时,不能孤立地来看建筑本身,而是要将其放在城市中心,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种交通网络都紧密相连,可服务zui大的城市密度。而超高层建筑在中东地区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该地区先有超高层大楼成为城市地标,从而带来各种商机。但之后当大家都蜂拥在中东建造超高层则不再理性,之后此区域的经济问题也印证了这一点。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世界各地都建超高楼,则是非常不可持续的,也不节能的。因为修建超高层消耗的能源非常大。
超高层如何兼顾节能
建造超高层技术上包括形体需要符合空气动力学,以及结构、机电、电梯、消防等各方面的要求。这些技术目前已经相对成熟。对于设计师而言,难点在于如何满足所有技术需求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使每栋超高层都具备自己的特点。
通常,建筑师在设计时,希望能够用更真诚的,而不是简单地附加一些时髦的装饰和措施。比如时髦的做法是,在塔楼上面加上蜂窝旋轮,可以产生电能,表面上是可持续发展,但要考量,附加这个功能,其装置本身也需要消耗非常巨大的能源。很可能它所节省的能源并不能弥补制造它所已经消耗的能源。这点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数年前,大家追捧的旋轮与太阳能技术,在实际中证明并非所有项目与地区均适用。而当今的趋势是不简单追求外加的东西,而是如何降低大楼建筑本身的内含能耗,即从设计之初即考虑到建造过程,材料消耗等方面的节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