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详细内容
建筑设计不应“急功近利”
点击次数:1375 更新时间:2013-10-28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由此而来的房地产“大跃进”,在各城市落地开花的商品住宅,也就“你中有我”的影子,从名字到设计,拿来主义、抄袭、仿制,层出不穷,这也给城市带来了“千城一面”的结果,对此,曾主持国内多个城市建设大项目和商业建筑设计的高峰认为,这其中不乏部分设计师的责任,但也应引起社会大众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艺术品位和大众口味 难以周全

高楼大厦林立,国内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都在建筑上“比高”,似乎高楼越多,城市就越发达。高峰认为,追求艺术品位和迎合大众口味之间,商业建筑似乎总是会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中。而相近的大众口味,就像一根指挥棒,让商业建筑朝一个方向走。比如公众对国外古典建筑充满向往,国内就会涌现出一批类似造型的商业建筑,而如果这一过程没有经过对文化的深层探究,直接拿来,则形成一批没有精神内涵的建筑,面目相似。高峰称,建筑设计行业也跟中国经济一样,正走在十字路口上。整个行业过快发展以及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背后,需要行业重新去深思很多被忽视的东西。

如果真正植根一座城市的文化,就会滋养出不同味道的城市建筑群。高峰认为,“文化”因素的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试着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了解和深入研究文化,关注当地人的美学观念,并以此作为设计的灵感,这样,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一样的现代建筑风格。既能体现当地的风情,又能丝毫没有突兀感。

设计师身不由己 原创作品少复制多

不管是借鉴也好,抄袭也好,都是目前经济发展过快下社会意识形态的缺失,而反映在建筑设计行业就是作品较少。不过,高峰认为,这很难避免。因为房地产行业发展太快了,有的开发商还提出了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销售的口号,在这种背景下,真正静心从事原创设计,需要耐得住很多社会的诱惑和寂寞,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所以,房地产行业,被复制的产品很多,但作品很少。

同时,高峰认为,中国由于物质条件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所以在建筑的设计理念、整体规划、环保、功能性、商用物业布局等确实也存在一定差距,而且抄袭现象较为严重,其设计稿也普遍容易受到业主、招标方的随心所欲篡改,国内设计师的能力受到很大制约。

充分利用市场杠杆 老城区保护有待立法

建筑可以zui直观地反映城市的风采,也是城市历史文脉的直观表达。“千城一面”之下,人们还会记得城市符号性的建筑,其中不乏历史记忆的老建筑。业界普遍认为,从设计层面,可以做到老旧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业内人士,高峰对历史感较强的老建筑十分留意,他希望大连也有能够与北京胡同,上海新天地齐名的老建筑。他告诉记者,从设计角度上,可以重新赋予特色老旧建筑新的生命,让它们华丽转身,成为一个真正的充满文化创意内核的艺术体和经营体,并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新名片”。比如,成片保护或者单体移植等。但这其中却需要政策层面的引导和鼓励。

分享到:

加入收藏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