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详细内容
绿色建筑大势所趋 钢结构迎接新机遇
点击次数:3077 更新时间:2014-01-02
  随着《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贵州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等多个地方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相继出台,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共识。然而,我国目前取得绿色标识的项目仅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约1%,与钢结构诸多优势相比,我国钢结构建筑市场发展仍属起步阶段。公开数据显示,在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占全部建筑的50%以上,而中国钢结构建筑占全部建筑的比例不到5%,与发达国家相比,未来市场空间很大。
  
  建筑设计公司NBBJ建筑师陈君榜多年来致力于在中国地区实践绿色建筑,他认为,在中国推行绿色建筑稍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绿色建筑的观念还停留在成本高昂、回报周期长的阶段,对绿色建筑普遍接受度尚不高。
  
  其实,钢结构在绿色建筑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院士沈祖炎曾用“轻、快、好、省”四个字总结了钢结构的特点。杭萧钢构总工程师方鸿强做了进一步阐释“*,钢结构建筑,它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贯穿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其不仅能满足建筑功能的各种需求,还能有效地处理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钢结构建筑是一个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的产品,其核心是工业化,它运用的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产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工程管理和集成化服务,是传统建筑业的一次革命。它可以将室外的事情室内做,工地的事情在工厂做,高空的事情在地面做,危险复杂的事情机器做,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控制由计算机来做,就是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事情不做”;第三,钢结构建筑比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钢结构建筑重量减轻1/2到1/3,也就是节省了1/2到1/3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材料交通运量1/2到1/3,不仅可以破解建筑垃圾围城的困局,还可以减少建筑工地的扬尘,打响空气质量的保卫战,还可以把建筑污染关进制度的笼子里。zui后,钢结构建筑还可以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它还可以藏钢于建筑,藏钢于民造福子孙后代。”

分享到:

加入收藏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