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详细内容
绿色建材推广遭遇“标准门”
点击次数:1197 更新时间:2014-04-17

    作为国家节能减排重点调控的建材行业通过发展绿色建材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社会共识。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绿色建材市场整体发展水平较差,尚未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的“一条龙”配套市场体系,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比也较小。
    “绿色建材正处在发展壮大期,已成为国家战略的绿色建筑必将围绕绿色建材的使用而全面展开,但遗憾的是在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绿色建材是作为‘节材’标准体现的,缺乏自身的评价标准。”4月12日,在山东威海南(楼盘)海新区举办的“卓达绿色新材技术高峰论坛”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材研究院院长马眷荣如此呼吁。
    绿色建材行业评价标准缺失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经占到全社会能耗的30%左右,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的13%,建筑总能耗已经明显超过全社会总能耗的40%。
    鉴于此,为促进建材行业从传统能耗型工业向绿色工业转型升级,有关政府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努力牵头发力行业布局、制定政策规划。2013年1月1日,*转发由国家*、*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推进了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建设;同年的12月16日,*又正式发布《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要求具备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应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使用一定比例的绿色建材;紧接其后的12月1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提出推动农村发展绿色农房,推动绿色建材下乡。
    除了多部委通过对建筑进行绿色评级、共同推进“绿色建筑”以大力促进建筑行业对绿色建材的使用需求外,“十二五”期间,我国还明确提出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同时改造既有建筑近6亿平方米。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等国家战略都为绿色建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同时也给绿色建材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大力投入卓达新型蓝岛建材研发及规模化生产的卓达集团常务副总裁张建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此,一直致力于绿色建材研究的马眷荣深表认同,长期以来,因为品种多、门类复杂,我国的建材行业一直处于分散、低档的状态,尽管我国政府和建材企业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上付诸了不少努力,但在整个的生产品质上和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一些五饭店所需要的比较*的建材产品仍然要靠进口。“与此同时,我国的绿色建材行业至今没有很明确的行业评价标准和产品目录,相关定量和定性的产品认证指标也不够完善,这种评价体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影响了高品质绿色建材的大力推广及应用。”
    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成必然趋势
    尽管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缺失一直是制约该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背后也有多方面复杂原因。
    “有关部门在对绿色建材评价标准问题上的确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但由于建材门类非常多,现在常用的建材就有50多类、几千个品种,每一个品种由于生产工艺和所用的原材料以及性能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如果用相应的标准和概念来规范它,工作量就非常大,在加强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的同时还需按步骤推进相关绿色建材标准的制定。”马眷荣表示。
    为此,去年*、*在联合提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计划的同时,还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制订绿色建材的标准体系,以促进建材行业的良性发展,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建材在建工方面的大规模使用。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副部长仇保兴也指出,绿色建筑产业化现已成为建筑企业与房地产企业瞩目的新型朝阳产业,绿色建材产业、绿色建筑产业巨大利润的“绿金”时代已经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相关绿色建材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使自身的绿色建材工业的技术工艺不断取得新突破,以实现绿色建材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加入收藏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