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投资理念 拓展绿色投资增长空间
构建绿色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新格局。坚持投资取向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不仅是成都市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迫切要求,更是提升成都投资竞争力的应有之举和建设宜业宜商宜居大都市的需要。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的绿色建筑、绿色材料和园林等,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成都应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打造优美人居环境。
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拉动投资、优化人居的重要环节。建设宜业宜商宜居大都市,首先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要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拉动投资、优化人居的重要环节,加大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资源产出率。要加大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投资,不断挖掘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发展战略的潜力,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绿色消费、推动绿色投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潜藏的强大内生动力。
增加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工程投资比重。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有很多关乎民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亟待开工,投资量大,质量要求高,既可以*,又可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以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一轮投资工作为突破口,增加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工程占投资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推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转变投资重点 促进城市经济绿色转型
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仅影响着当前的增长速度,而且决定着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投资工作是在一定的发展理念下进行的,不同的发展理念,引导不同的投资指向和行为,产生*不同的投资效果和投资质量,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直接影响着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单纯追求GDP增长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投资后患无穷。因此,寻求正确的发展理念就成为选择正确的投资指向的关键。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进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成为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也是投资工作的重点、难点。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成都的新一轮投资工作应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抓住成都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投资重点转移到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