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细内容
太阳能发电热下的冷思考
点击次数:2776 更新时间:2012-05-14
  日本地震使得核发电一夜之间被打入冷宫。世界各国纷纷开展核电站安全审查工作,中国也在*时间紧急叫停新增核项目的审批。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阳能发电受到追捧,大有成为新宠的趋势。
  
  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所诠释的无非就是如是地位盛衰交替的情景。曾几何时,核发电风光无限。
  
  平心而论,核能确实有其优势。它是清洁性能源,不像其他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也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而在成本考量上,核电有非常好的成本优势。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更为稳定。且核燃料运输成本低,相对于化石燃料而言,核燃料能量密度高,体积小,运输与储存很方便。
  
  而与同属新能源阵营的太阳能相比,核能也以其稳定性见长。核能发电的功率基本固定,而太阳能发电的功率则会受天气左右,无法自由控制。
  
  不过,核能的安全性一直是其软肋。“谁都不希望自己家100公里范围内有个核电站。”民众的心声折射出了核能的隐忧。而核电站工作人员也对自身安全问题抱有隐忧,认为即使核电站内部的防护工作做得比较严密,自己也会担心核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日本核泄漏则更加剧了对核电安全性的隐忧与争议。而由此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行业将得到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以太阳能发电为例,作为一种可广泛无限使用的洁净能源,太阳能发电具有转化环节少、资源蕴含量取之不尽、能源质量高、发电方式接近*等优势。而与核能电厂初始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的状况相比,太阳能发电建设周期短,经济效益显着。
  
  事实上,美国、印度、中国等多个国家已制定公布了太阳能行动计划。中国的太阳能行动计划于2009年1月正式启动,成立了太阳能技术研究中心,并且设定了2015年分布式利用,2025年替代利用,2035年规模利用的阶段性目标。
  
  而近日出台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明确要求:“切实提高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5%以上。‘十二五’期间,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进一步丰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形式,积极拓展应用领域,力争到2015年底,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以上,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据此进行估算,由于上述内容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浅层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我们假设太阳能光热、光伏总共占1/5的比重,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为25亿平方米,则太阳能建筑为5亿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50瓦计算,得到太阳能建筑装机容量为25G.替代常规能源3000万吨标准煤,则太阳能建筑替代600万吨煤,按每千克煤发3度电,太阳能建筑每年发电1000小时计算,得到太阳能建筑装机容量为18G.由此推算,此次规划的太阳能建筑装机容量在18~25G之间,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然而,在巨大的发展机遇面前,中国的太阳能行业仍需进行冷静的思考和探索。太阳能资源虽然十分巨大,但要大规模开放利用太阳能必须设置庞大的收集和能量转换设备,目前造价仍太高,影响推广。由于地球的自转和气候、季节、地理区域等原因,太阳能发电不稳定、具有间歇性,给电网的正常连续使用造成困难,因此太阳能发电站的选址受太阳直射辐射测量、人口分布、水资源、土地利用等因素要求严格。
  
  此外,中国太阳能行业的核心技术储备仍然短缺。目前中国在太阳能发电领域主要以光伏发电为主,但由于光伏产业原料须进口、生产技术要购买,其成本问题也成为推广之难点。目前太阳能转换器效率不高,还需进一步研制高转换效率的材料。
  
  作为太阳能应用的*大国,如何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迈向太阳能应用的强国行列,更应是巨大机遇面前整个行业需要思索并且付诸行动的问题。
  
  

分享到:

加入收藏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