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细内容
绿色建筑开启低碳新理念
点击次数:2495 更新时间:2013-03-21
  工控摘要:绿色建筑在哈尔滨市的起步是从新建住宅开始,项目试点启动以来已有18.1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哈西万达广场F区住宅获得国家一设计评价标识;滨才城塞纳维拉慕云C栋住宅获得国家二设计评价标识;辰能溪树庭院1-3、6、7号住宅荣获国家三设计评价标识。根据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三星为zui高。想要获得三需要通过国家*审批认定。而辰能溪树庭院获得三设计评价标识,不仅是黑龙江省的*,也是东北三省的*,可以说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建设树立了样板。
  
  节水、节能、节地本土化
  
  建设三星标准就像在做选择题,除了人们普遍了解的绿化、光照、节水、节能、节地等低碳理念外。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要求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而且两边的要求都很严格,堪称“两头堵”。比如新能源的采用,zui开始项目考虑的是太阳能,但考察测算发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黑龙江省易发生“气候不适”影响使用乃至寿命的问题,因此项目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地源热泵技术。再比如节水,哈尔滨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气候分区属严寒地区A区,全年平均降水量仅569.1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因此在气候温暖地区适用的雨水回收系统,在哈尔滨显然也不合适。权衡利弊项目选择了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即将沐浴、洗漱用的杂排水与传统污水相分级,再通过过滤、消毒系统实现回收并应用于绿化和清洁。
  
  提升品牌效应难见短期收益
  
  相比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优势是在使用中不断体现出来的。比如当前地源热泵技术的投用,已经能够满足小区内的车库供暖。中水回用系统也会使得物业公司在管理方面备感轻松。冬季供暖一直是哈尔滨市面临的大课题,三星标准项目采用的先进的天棚微辐射技术,将供暖管移至天棚,同时墙体采用15厘米厚的苯板。进热温度只要30摄氏度左右,就能够保证室内温暖。据测算冬季保持相同室温,用热量仅为传统建筑的一半左右。
  
  可以算这样一笔账,由于绿色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比较高,使用年限要远超传统建筑。同时由于使用期间降低了各种能耗,几十年积累下来,就是不小的一笔数目。
  
  当前的问题是,开发商们都知道建绿色建筑的种种好处,但是建设中往往应者寥寥,这其中绕不开的核心问题,就是投入。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房地产市场方兴未艾的今天。开发商追求的是高速回报。在生态、节能技术上做投入,尽管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效应,但对于开发商收获利润却帮助不大。
  
  公共建筑推广“绿色”标准
  
  而如何鼓励开发商建绿色建筑,有业内人士称政府要扮演重要角色。国家2012年*发布167号文件已经表示,绿色三星、二建筑,应给予奖励和补贴。为鼓励绿色建筑发展壮大,北京、上海、青岛等发达城市均已出台补贴细则,黑龙江省也研究出台鼓励政策,规定凡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信用评价时给予加分。当前的情况是,各地补贴政策吸引度普遍偏低,每平方米只有几十元的补贴款,有时还不足以抵消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的前期投入。要扭转开发商急于回收利润的惯性思维,显然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住宅建筑领域绿色建筑进展偏缓,公共建筑却取得了突破。目前,哈尔滨正积极组织哈西客站、群力远大购物广场和哈西万达酒店、继红小学哈西分校等项目申报绿色建筑。根据计划,2014年起,哈尔滨市凡属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学校、医院、文化等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将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15年,力争实现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增民用建筑的比例的10%。可以说在黑龙江省一场集材料、理念、技术和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变革正悄然兴起。

分享到:

加入收藏 | 返回列表 |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