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齐聚共同讨论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
点击次数:2067 更新时间:2013-07-02
工控摘要:传统中国建筑曾有着完整的体系、鲜明的特征。而今天之所以讨论“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与范式重建”,是因为我国建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历经了一个严重的文化断层以致失范。如今的中国,能够找到任何国家的建筑风格,却鲜有中国自己的风格。那么,范式重建的意义何在?如何重建?新共同体是否已初现端倪?
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当代建筑师论坛”就“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与范式重建”话题进行了研讨。论坛由同济大学《时代建筑》杂志社联合上海建筑学会和*主办。参与者大多活跃在行业一线,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次,有相异的工作背景,有的来自国有大型设计机构,有的来自独立事务所,有国内“土生土长”的,也有海归,但却面临着一个同样的课题——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
传统文化断层致建筑失范
周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与范式重建”在中国当代建筑界是比较早的谈到共同体的问题。以往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建筑圈,都没有形成自觉的相互认同,更多的是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超速城市化背景下,有着极其庞大的建设量。没有人刻意地倡导,提出纲领性的目标,但是似乎逐渐有一个隐约的共同性浮现出来。这能否被称为现代性,抑或是一种新的中国性?这种隐约浮现的共同性的轮廓是我们今天讨论中国当代建筑是否有可能形成共同体、范式的背景。
汪孝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为什么要提共同体呢?因为理论界觉得我们现在的共识比较少。差异我觉得是存在的。中国建筑如果再往*多年,和四五千年前也没有什么太根本的变化。因为我们有营造法式,盖的房子都差不多。全国各地的,实际上变化并不是特别大。
对中国而言我体会蛮深的,不是说中国建筑师的思想比老外落后,主要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有一个文化的断层,像我这个年龄的人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比如我们原来去乡下踏青会看到很多有味道的民居。但现在坐在高铁上看到的房子都是一样的,三开间三层楼,都一模一样毫无特色。文化断层还体现在——比如说校服。我们看很多老电影,“五四”时期青年男女学生的校服都是很典雅的,学生气很足。我们现在的校服就不一样了。
至于新的中国现代主义风格,我觉得中国建筑发展就像社会的发展一样缺少了一些阶段。中国没有*经过较成熟的现代建筑发展阶段,马上就突进到各种各样的思潮,如后现代,现在更是千变万化。建筑师经过三四年高校的教育普遍可以接受现代建筑,但是民众,包括*、开发商还是比较认同传统建筑,如欧洲传统建筑等。我觉得只能说明两点,一个是没有对于现代建筑切身的体会,我们现在住的商品房基本上还是传统建筑空间结构,就是墙加上窗,民众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理解现代建筑自由平面、自由立面、空间、室内外交融等。第二是建筑美学的缺失。在欧洲我常常看到每家每户都会非常重视自己家对外展示的窗口,比如说阳台、窗帘,而我们经过“文革”把这些原来会关注的东西都抛弃了。因此美学教育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另外,建筑师常常缺乏站在业主角度去思考开发成本,长期运营等方面的问题,这个我觉得可能是我们的体制造成的。我国的建筑师还不能真正参与到建造的过程中。虽然我们注册建筑师法上有这个职责,但其实现在的建筑师已经非常的被动。我们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原来大院都是有规定的,说建筑材料不能写在建筑设计说明上面,否则涉嫌参与到某种不正当的活动当中,但是这样职业的完整性就有些缺乏了。和境外的建筑师合作,我发现他们在方案阶段就会研究是不是能够用一些新材料,有一些突破。但我们研究这个就觉得没有意义了,因为zui后选择不在你手里。当然我们建筑师职业教育也是有所缺失的,并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怪社会环境不好。
吴洪德(苏州工艺美院讲师)
我刚从学校出来,也在学校工作。我也看到从1990年代末到现在我们建筑设计行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比如说我们从zui早的大院体制里面也出现了很多市场性的因素。从20世纪开始,建筑设计行业工作平台的变化是很大的。比如一开始我们工作的平台是国家性质的,而我们进入到当代阶段以后逐渐转移到城市的平台,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基于城市的文化是我们当代建筑所诞生的文化土壤。在设计的文化特征上,也会从体现意识形态,到探索学科中自我表达的可能性。所以我觉得尤其是80后念书一开始已经到了过渡的阶段,从我们刚刚进去就学手绘——比较传统的设计手法,很快地进入到电脑制图,到现在各种时髦的技巧。对于建筑艺术的追求也已经从比较宏大的叙事、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过渡到基于城市平台、设计智慧跟具体的情况、新的技术条件、新的手法相结合的动态过程。我觉得现在中国整个的建筑设计水准,包括建筑师群体的成熟程度也在提升。
周榕:关于共同体和范式我从具体现象来解释一下。如果我出一个作品,你能否看出来是50后,60后,70后,还是80后做的?我觉得非常难。那么我拿出一个作品你能否看出来是*建筑师做的,还是体制内大院做的,在10年前这个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但是zui近几年越来越模糊了。另外对于他是否有留学背景也看不出来了,这样的差别在10年前还是非常鲜明的。但是10年后我们发现逐渐的趋同,这个就是我讲的新共同性的浮现,共同体、范式都是基于新的共同性的基础上。
现在的形式繁荣只是一层皮
任力之(同济设计集团副总裁、总建筑师)
现在中国的建筑总体形式非常的惊人,惊人的开发量,惊人的城市扩张,惊人的建设短周期。这些问题的根结是整个社会存在的通病,就是缺思考。
中国传统的中式建筑在世界的建筑*有相当的地位,从它的发源到光大,我觉得古人当时的思考涉及了华夏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产生了非常大的思想家哲人,也产生了在世界的文化*面都是名垂青史的大文化,也包括我们当时的科学技术,可以说建筑在当时出现这样的形式——传统中式,而且有那么好范式的延续和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现在的中国形势有一种虚假的繁荣,什么样的形式都有,世界上任何风格,任何流派在中国都可以找到影子,但是缺中国*的,在世界上可以影响到别人的东西。我觉得现在的形式繁荣只是一层皮,这个皮里面是没有太多的建筑学本质的思考。
但我感觉目前可能是转机到来的时候。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到了目前阶段可能是需要各界出现一些本质性变化的时候,甚至包括在体制上面出现一些本质性变化的时候。因此对于我们建筑界的影响再过几年会看到的,而这种变化不单单是由于某几种建筑风格的出现,而是很实在地受到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整体影响。所以从这点来讲,虽然是被动的,但是还是很乐观的。那时候我们再谈共同体,谈我们的范式重建,我觉得它就有了后面的逻辑性。
屈培青(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因为我们家是四代建筑师,刚刚所讲的断层我特别有感慨。中国的建筑师现在一直在追风,其实追风是很无奈的,不是我们建筑师水平的问题,而是中国建筑师断层的问题。其一是人才的断层,其二是建筑文化的断层。人才的断层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之前,我在大院生长,我们院也不进学生,项目也比较少,有名的建筑师在看果树。改革开放以后,到1982年进大学生的时候我们西北院抢学生,老八校的学生可以来我们院我们是很高兴的,这是人才匮乏的年代。但是30年以后现在全国的建筑学院校有200所,每年毕业的学生有上万,但是好的苗子还是非常少。我带了7届的研究生以后发现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为什么现在8年毕业的学生拼不过以前4年的?*电脑把我们建筑学院的学生害了,我们现在的学生手绘也不会,一来就上电脑,思想也没有了,这个是非常致命的。现在的学生只会模型做设计。我说你们确实很辛苦也很努力,但是方法不对,你们丢掉了建筑学zui宝贵的灵魂。
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当代建筑师论坛”就“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与范式重建”话题进行了研讨。论坛由同济大学《时代建筑》杂志社联合上海建筑学会和*主办。参与者大多活跃在行业一线,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次,有相异的工作背景,有的来自国有大型设计机构,有的来自独立事务所,有国内“土生土长”的,也有海归,但却面临着一个同样的课题——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
传统文化断层致建筑失范
周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与范式重建”在中国当代建筑界是比较早的谈到共同体的问题。以往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建筑圈,都没有形成自觉的相互认同,更多的是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超速城市化背景下,有着极其庞大的建设量。没有人刻意地倡导,提出纲领性的目标,但是似乎逐渐有一个隐约的共同性浮现出来。这能否被称为现代性,抑或是一种新的中国性?这种隐约浮现的共同性的轮廓是我们今天讨论中国当代建筑是否有可能形成共同体、范式的背景。
汪孝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为什么要提共同体呢?因为理论界觉得我们现在的共识比较少。差异我觉得是存在的。中国建筑如果再往*多年,和四五千年前也没有什么太根本的变化。因为我们有营造法式,盖的房子都差不多。全国各地的,实际上变化并不是特别大。
对中国而言我体会蛮深的,不是说中国建筑师的思想比老外落后,主要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有一个文化的断层,像我这个年龄的人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比如我们原来去乡下踏青会看到很多有味道的民居。但现在坐在高铁上看到的房子都是一样的,三开间三层楼,都一模一样毫无特色。文化断层还体现在——比如说校服。我们看很多老电影,“五四”时期青年男女学生的校服都是很典雅的,学生气很足。我们现在的校服就不一样了。
至于新的中国现代主义风格,我觉得中国建筑发展就像社会的发展一样缺少了一些阶段。中国没有*经过较成熟的现代建筑发展阶段,马上就突进到各种各样的思潮,如后现代,现在更是千变万化。建筑师经过三四年高校的教育普遍可以接受现代建筑,但是民众,包括*、开发商还是比较认同传统建筑,如欧洲传统建筑等。我觉得只能说明两点,一个是没有对于现代建筑切身的体会,我们现在住的商品房基本上还是传统建筑空间结构,就是墙加上窗,民众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理解现代建筑自由平面、自由立面、空间、室内外交融等。第二是建筑美学的缺失。在欧洲我常常看到每家每户都会非常重视自己家对外展示的窗口,比如说阳台、窗帘,而我们经过“文革”把这些原来会关注的东西都抛弃了。因此美学教育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另外,建筑师常常缺乏站在业主角度去思考开发成本,长期运营等方面的问题,这个我觉得可能是我们的体制造成的。我国的建筑师还不能真正参与到建造的过程中。虽然我们注册建筑师法上有这个职责,但其实现在的建筑师已经非常的被动。我们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原来大院都是有规定的,说建筑材料不能写在建筑设计说明上面,否则涉嫌参与到某种不正当的活动当中,但是这样职业的完整性就有些缺乏了。和境外的建筑师合作,我发现他们在方案阶段就会研究是不是能够用一些新材料,有一些突破。但我们研究这个就觉得没有意义了,因为zui后选择不在你手里。当然我们建筑师职业教育也是有所缺失的,并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怪社会环境不好。
吴洪德(苏州工艺美院讲师)
我刚从学校出来,也在学校工作。我也看到从1990年代末到现在我们建筑设计行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比如说我们从zui早的大院体制里面也出现了很多市场性的因素。从20世纪开始,建筑设计行业工作平台的变化是很大的。比如一开始我们工作的平台是国家性质的,而我们进入到当代阶段以后逐渐转移到城市的平台,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基于城市的文化是我们当代建筑所诞生的文化土壤。在设计的文化特征上,也会从体现意识形态,到探索学科中自我表达的可能性。所以我觉得尤其是80后念书一开始已经到了过渡的阶段,从我们刚刚进去就学手绘——比较传统的设计手法,很快地进入到电脑制图,到现在各种时髦的技巧。对于建筑艺术的追求也已经从比较宏大的叙事、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过渡到基于城市平台、设计智慧跟具体的情况、新的技术条件、新的手法相结合的动态过程。我觉得现在中国整个的建筑设计水准,包括建筑师群体的成熟程度也在提升。
周榕:关于共同体和范式我从具体现象来解释一下。如果我出一个作品,你能否看出来是50后,60后,70后,还是80后做的?我觉得非常难。那么我拿出一个作品你能否看出来是*建筑师做的,还是体制内大院做的,在10年前这个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但是zui近几年越来越模糊了。另外对于他是否有留学背景也看不出来了,这样的差别在10年前还是非常鲜明的。但是10年后我们发现逐渐的趋同,这个就是我讲的新共同性的浮现,共同体、范式都是基于新的共同性的基础上。
现在的形式繁荣只是一层皮
任力之(同济设计集团副总裁、总建筑师)
现在中国的建筑总体形式非常的惊人,惊人的开发量,惊人的城市扩张,惊人的建设短周期。这些问题的根结是整个社会存在的通病,就是缺思考。
中国传统的中式建筑在世界的建筑*有相当的地位,从它的发源到光大,我觉得古人当时的思考涉及了华夏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产生了非常大的思想家哲人,也产生了在世界的文化*面都是名垂青史的大文化,也包括我们当时的科学技术,可以说建筑在当时出现这样的形式——传统中式,而且有那么好范式的延续和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现在的中国形势有一种虚假的繁荣,什么样的形式都有,世界上任何风格,任何流派在中国都可以找到影子,但是缺中国*的,在世界上可以影响到别人的东西。我觉得现在的形式繁荣只是一层皮,这个皮里面是没有太多的建筑学本质的思考。
但我感觉目前可能是转机到来的时候。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到了目前阶段可能是需要各界出现一些本质性变化的时候,甚至包括在体制上面出现一些本质性变化的时候。因此对于我们建筑界的影响再过几年会看到的,而这种变化不单单是由于某几种建筑风格的出现,而是很实在地受到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整体影响。所以从这点来讲,虽然是被动的,但是还是很乐观的。那时候我们再谈共同体,谈我们的范式重建,我觉得它就有了后面的逻辑性。
屈培青(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因为我们家是四代建筑师,刚刚所讲的断层我特别有感慨。中国的建筑师现在一直在追风,其实追风是很无奈的,不是我们建筑师水平的问题,而是中国建筑师断层的问题。其一是人才的断层,其二是建筑文化的断层。人才的断层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之前,我在大院生长,我们院也不进学生,项目也比较少,有名的建筑师在看果树。改革开放以后,到1982年进大学生的时候我们西北院抢学生,老八校的学生可以来我们院我们是很高兴的,这是人才匮乏的年代。但是30年以后现在全国的建筑学院校有200所,每年毕业的学生有上万,但是好的苗子还是非常少。我带了7届的研究生以后发现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为什么现在8年毕业的学生拼不过以前4年的?*电脑把我们建筑学院的学生害了,我们现在的学生手绘也不会,一来就上电脑,思想也没有了,这个是非常致命的。现在的学生只会模型做设计。我说你们确实很辛苦也很努力,但是方法不对,你们丢掉了建筑学zui宝贵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