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红利
近两三年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在2013年《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出台后,我国的绿色建筑规模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在美国能效经济协会给美国国会的汇报中,评价中国建筑节能成效,在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国家中位列*。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评出1446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16270.7万平方米,平均每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设计项目1155项,占总数的93.8%;运行标识77项,占总数的6.2%。
在全国各地快速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城区建设的情况下,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逐步实现气候区、建筑类型、规划设计全过程的全覆盖。绿色建筑的zui大红利就是这些绿色建筑取得的节能成果和环境改善的成果。
国外曾对此做过调研。2008年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项目和普通建筑项目相比较,从品质来看,整体比普通建筑节能25%,绿色建筑平均能耗217kWh/㎡·a,普通建筑平均能耗286kWh/㎡·a。但是,不同等级的项目能耗无显着区分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甚至部分建筑没有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限值。
一份2006年的研究文献显示,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也没有呈现*提高的关系。以建筑总体感觉为例,21个LEED认证建筑得分1.45,160个普通建筑得分0.9,35个近15年新建的普通建筑得分1.1。或说明评价的导向当时有些问题。
各建筑能耗表现不一
中国的绿色建筑能否达到设计的节能效果,如何评价运行性能?林波荣及其团队调研了77个获得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45个项目,办公建筑26个项目(一星4个,二星7个,三星15个),商场19个项目(二星1个,一星18个),内容包括能耗及环境质量。
商业建筑的能耗数据是通过一些渠道获得,平均值52.7kWh/㎡·a,林波荣认为这个数值偏低。“或与商户入住率低、总面积把车库计入等有关,数据准确性待核查。这些数据不能仅由企业一方提供,还是要有第三方的介入。”林波荣说。
也对办公建筑的能耗做了具体分析。他和团队调研了严寒、寒冷地区的14栋楼,电耗平均值90.4kWh/㎡·a,除去其中3栋电耗超过140kWh/㎡·a,平均值是73.2kWh/㎡·a。根据《建筑能耗定额标准》(征求意见稿),该气候区电耗约束值是80kWh/㎡·a,目标值是60kWh/㎡·a,超过约束值的建筑有7栋。
“此外,约束值没有包括市政的采暖能耗。若将采暖能耗也算在内,可能还有5栋建筑是有问题的。”林波荣说,即便把那3栋楼不算在内,73.2kWh/㎡·a的电耗与目标值还是有一定距离。
他们调研的夏热冬冷地区11栋楼,电耗平均值72.3kWh/㎡·a,其中有一栋楼110kWh/㎡·a。根据《建筑能耗定额标准》(征求意见稿),该气候区电耗约束值为110kWh/㎡·a,目标值是80kWh/㎡·a,均值符合要求。调研的夏热冬暖地区6栋楼,电耗平均值77.4kWh/㎡·a,其中一栋120kWh/㎡·a。它的约束值100kWh/㎡·a,目标值75kWh/㎡·a,均值比约束值低很多,比目标值略高。
与国外获得绿色认证的项目来看,中国绿色建筑的能耗还是低很多,大概只是国外建筑1/3的能耗水平。
与关系不明显
不过,对比同一地区的二星和三绿色办公建筑,与能耗之间的关系不明显,表现参差不齐。
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有的二办公建筑能耗高于这一气候区的平均能耗,也有二的办公建筑居于三办公项目中间。
进一步比较建筑总电耗与采暖空调能耗可以看出,总电耗高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能耗不一定就高。但采暖电耗高的办公建筑,总电耗基本降不下来。二、三与建筑采暖空调电耗的关系亦不明显,参差不齐。同为二星建筑,表现也不一样。在严寒、寒冷地区,调查范围内的二办公建筑,zui高空调采暖电耗60kWh/㎡·a,zui低16kWh/㎡·a。
项目组调查发现,输配系统的能耗偏高。项目组建议,增加供回水温差、送回风温差,考虑分时分区,避免简单使用集中空气系统;新风尽可能减少路径,建议分散新风通风系统,自然通风优先。
照明、插座电耗三个气候区的均值比较正常,为23~30kWh/㎡·a。
通过实测数据和问卷调查,以三个季度满意度均值作为对比,大多数绿色建筑的环境满意度优于常规建筑,在空气品质、热环境尤上为明显。光环境稍微优一点,或与调研的常规建筑用玻璃幕墙多些,光环境没有明显差别。声环境在办公建筑的敏感度要求不高。
根据《建筑用能定额标准》(征求意见稿),接近70%的绿色办公建筑能耗低于不同气候区下的建筑能耗约束值,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的绿色办公建筑能耗接近建筑能耗的目标值。
建筑的总电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没有控制,建筑师和机电设计师只能控制采暖空调能耗、照明能耗、生活热水能耗。林波荣认为,比较总能耗的意义不是特别大。
“以分项能耗来比较,可能与的关系会更好些。”林波荣说,《建筑用能定额标准》正在修编,预计今年下半年发布,“仍需要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