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住宅:构筑节能住宅新梦想
点击次数:5975 更新时间:2015-03-04
1996年,美国经济学家伯尔丁提出将地球看作一个“宇宙飞船地球号”的构思,他警示人类,要想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如果不考虑地球的有限性而率性为之,人类将无法继续生存。住宅作为人类基本的生活资料,住宅的可持续性也是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支撑作用,*与*联合开展了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申报、评审遴选工作,前不久,通过评审的技术分别被列入《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推广目录》。在《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中,有多项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如轻钢木塑板材村镇住宅建设技术、节能轻质复合板组合房屋、轻钢抗震节能住宅、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体系等。可见,以钢结构为主体的住宅不仅具有抗震性能强、资源可循环再利用等优势,还是专家推选的可持续性宜居住宅。
可持续住宅与资源再生利用
业界专家认为,可持续性社会的根本,就在于充分考虑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制止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为未来人类和其他生物持续保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我们的生活场所――住宅,与可持续性社会密切相关。
住宅的“一生”经历了“规划→设计→建造→运行→拆除→处理→再生”的整个过程。建造住宅要用到很多材料和构件,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另外,住宅为了长期营造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还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在拆除住宅时还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样一来,住宅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消耗的大量资源和能源,就必然造成很大的环境负荷。
据资料显示,日本在形成“循环型社会”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以开发商、住宅产业以及关联产业为对象的《建设再生利用法》于2002年5月实施。这一法案是在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增多、废弃物丢弃场可用空间越来越小、废弃物的不恰当处理等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制定的。
《建设再生利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建筑物分类拆除和资源利用应承担的义务,即一定规模以上的建筑施工,在现场通过分类拆除对特殊建筑材料(混凝土、沥青、木材)进行分类。而对在分类拆除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建筑材料的废弃物,要承担资源再利用的义务,促进再生利用。关于确保分类拆除和资源再利用实施的措施,由开发商在施工前提出申请,并由总承包人向开发商提出施工报告后,再通过在现场设置标志,实施适当的分类拆除和资源再利用。关于建立拆除工程从业人员登记制度,通过建立拆除工程从业人员登记制度和向拆除施工现场配备技术管理人员,实施适当的拆除工程。关于推进资源再利用和再生材料利用的措施,设定资源再利用的目标,通过对开发商提出合作申请来促进资源再利用以及通过资源再利用使所得到的建筑材料得以利用等。此项法案的实施,推进了日本可持续住宅的发展,并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
在我国,目前没有一部针对建筑垃圾的正式法案,并且大部分住宅使用的材料都是不可循环利用的,每年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非常惊人。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经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根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吨~600吨。
面对这样的现状,建筑专家一直在研究一种适合于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建造方式。实践证明,木结构住宅和钢结构住宅所用材料都是可循环利用的,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我国是一个森林匮乏的国家,木结构住宅不适合我国国情,钢结构住宅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则是一种*的选择。
发展钢结构住宅条件已成熟
*一位专家介绍说,钢结构住宅是符合可持续住宅发展方向的一种结构形式,面对不断增长的建筑垃圾以及其对环境的破坏,从长远考虑,钢结构住宅是一种较好的住宅形式。为此,我国相关部门也为发展钢结构住宅做了许多努力。如原建设部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专家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建筑业一直提倡节约用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转而提倡合理用钢。随着我国钢产量突破亿吨大关,建筑业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体系以取代传统的砖石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用钢从钢筋、钢绞线向着钢梁、钢柱即主体结构为钢结构的方向发展。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突破亿吨大关之后,原建设部开始积极推动建筑用钢的发展。以原建设部与原国家冶金*于2000年成立建筑用钢协调小组为标志,原建设部从宏观政策转向“打基础促发展,抓配套促应用,抓试点带产业”、多角度的综合推进。
1996年,原建设部编制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提出合理使用钢材,发展钢结构、开发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施工新技术等。
1998年10月,原建设部下发《关于建筑业进行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通知中推广的第8项新技术为钢结构技术。
原建设部于2001年底发布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原建设部科技司组织40项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开展试点工程。
但是,受几十年的用钢政策的影响,在国家号召发展建筑用钢之后,由于没有现成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应用,所以近年来,*还是把量大面广的住宅钢结构作为科技开发阶段,即“打基础”、“促发展”的阶段。经过这几年的发展,40个科研课题的开发,已经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了《钢结构住宅国家标准图》,2009年,我国*部《钢结构结构住宅设计与施工规程》颁布实施。标准图和规程的颁布解决了钢结构住宅没有专有的施工设计规程和标准图的窘境。这一系列政策及措施的颁布,充分表明了在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从可持续住宅角度出发,还是从住宅的使用功能看,钢结构住宅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钢结构住宅因其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材,当其生命周期结束时,拆除的钢材全部可以再利用,并且大部分钢材不需要回炉便可直接利用,建筑垃圾几乎为零,*符合可持续住宅的发展方向。未来,钢结构住宅将成为居住的主流,人们对于可持续住宅的梦想将不再遥远。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支撑作用,*与*联合开展了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申报、评审遴选工作,前不久,通过评审的技术分别被列入《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推广目录》。在《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中,有多项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如轻钢木塑板材村镇住宅建设技术、节能轻质复合板组合房屋、轻钢抗震节能住宅、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体系等。可见,以钢结构为主体的住宅不仅具有抗震性能强、资源可循环再利用等优势,还是专家推选的可持续性宜居住宅。
可持续住宅与资源再生利用
业界专家认为,可持续性社会的根本,就在于充分考虑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制止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为未来人类和其他生物持续保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我们的生活场所――住宅,与可持续性社会密切相关。
住宅的“一生”经历了“规划→设计→建造→运行→拆除→处理→再生”的整个过程。建造住宅要用到很多材料和构件,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另外,住宅为了长期营造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还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在拆除住宅时还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样一来,住宅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消耗的大量资源和能源,就必然造成很大的环境负荷。
据资料显示,日本在形成“循环型社会”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以开发商、住宅产业以及关联产业为对象的《建设再生利用法》于2002年5月实施。这一法案是在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增多、废弃物丢弃场可用空间越来越小、废弃物的不恰当处理等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制定的。
《建设再生利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建筑物分类拆除和资源利用应承担的义务,即一定规模以上的建筑施工,在现场通过分类拆除对特殊建筑材料(混凝土、沥青、木材)进行分类。而对在分类拆除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建筑材料的废弃物,要承担资源再利用的义务,促进再生利用。关于确保分类拆除和资源再利用实施的措施,由开发商在施工前提出申请,并由总承包人向开发商提出施工报告后,再通过在现场设置标志,实施适当的分类拆除和资源再利用。关于建立拆除工程从业人员登记制度,通过建立拆除工程从业人员登记制度和向拆除施工现场配备技术管理人员,实施适当的拆除工程。关于推进资源再利用和再生材料利用的措施,设定资源再利用的目标,通过对开发商提出合作申请来促进资源再利用以及通过资源再利用使所得到的建筑材料得以利用等。此项法案的实施,推进了日本可持续住宅的发展,并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
在我国,目前没有一部针对建筑垃圾的正式法案,并且大部分住宅使用的材料都是不可循环利用的,每年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非常惊人。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经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根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吨~600吨。
面对这样的现状,建筑专家一直在研究一种适合于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建造方式。实践证明,木结构住宅和钢结构住宅所用材料都是可循环利用的,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我国是一个森林匮乏的国家,木结构住宅不适合我国国情,钢结构住宅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则是一种*的选择。
发展钢结构住宅条件已成熟
*一位专家介绍说,钢结构住宅是符合可持续住宅发展方向的一种结构形式,面对不断增长的建筑垃圾以及其对环境的破坏,从长远考虑,钢结构住宅是一种较好的住宅形式。为此,我国相关部门也为发展钢结构住宅做了许多努力。如原建设部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专家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建筑业一直提倡节约用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转而提倡合理用钢。随着我国钢产量突破亿吨大关,建筑业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体系以取代传统的砖石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用钢从钢筋、钢绞线向着钢梁、钢柱即主体结构为钢结构的方向发展。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突破亿吨大关之后,原建设部开始积极推动建筑用钢的发展。以原建设部与原国家冶金*于2000年成立建筑用钢协调小组为标志,原建设部从宏观政策转向“打基础促发展,抓配套促应用,抓试点带产业”、多角度的综合推进。
1996年,原建设部编制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提出合理使用钢材,发展钢结构、开发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施工新技术等。
1998年10月,原建设部下发《关于建筑业进行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通知中推广的第8项新技术为钢结构技术。
原建设部于2001年底发布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原建设部科技司组织40项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开展试点工程。
但是,受几十年的用钢政策的影响,在国家号召发展建筑用钢之后,由于没有现成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应用,所以近年来,*还是把量大面广的住宅钢结构作为科技开发阶段,即“打基础”、“促发展”的阶段。经过这几年的发展,40个科研课题的开发,已经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了《钢结构住宅国家标准图》,2009年,我国*部《钢结构结构住宅设计与施工规程》颁布实施。标准图和规程的颁布解决了钢结构住宅没有专有的施工设计规程和标准图的窘境。这一系列政策及措施的颁布,充分表明了在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从可持续住宅角度出发,还是从住宅的使用功能看,钢结构住宅将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钢结构住宅因其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钢材,当其生命周期结束时,拆除的钢材全部可以再利用,并且大部分钢材不需要回炉便可直接利用,建筑垃圾几乎为零,*符合可持续住宅的发展方向。未来,钢结构住宅将成为居住的主流,人们对于可持续住宅的梦想将不再遥远。